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农业已由封闭型向对外贸易与国际合作明显提升、国际化水平有很大提高转变。作为国家外贸支持体系的重要力量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进出口银行,支持农村改革发展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大有可为。
进出口银行近年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在支持“三农”的业务创新、“三农”市场开发和支持农业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等方面,已经开始起步并做了一些扎扎实实的工作。到2008年10月末,进出口银行各类涉农贷款余额已超过200亿元。
在“引进来”方面,进出口银行积极利用外国政府转贷款,通过引进国外资金、技术、设备,有力支持了农、林、牧、渔等多个农业企业和水利、环保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农产品加工项目,截至2008年末,进出口银行在执行中的转贷涉农项目共122个。在“走出去”方面,进出口银行利用对外优惠贷款累计批准对外农业合作项目13个,项目主要分布在坦桑尼亚、莫桑比克等非洲国家及古巴、委内瑞拉等拉美国家,涉及种植、养殖、捕捞、仓储、加工、农机设备、农田水利等方面,有效地带动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走出去”。
为支持我国农产品出口,提高我国优势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进出口银行推出农产品出口卖方信贷业务。截至2008年末,农产品出口卖方信贷业务累计发放贷款近80亿元。农产品出口卖方信贷业务有效促进了农产品出口、增加了农村就业,使国家制定的支农、惠农政策落到了实处。
进出口银行既具有开展国际经济合作支持企业“走出去”的丰富经验,又有期限长、金额大、利率优惠,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业务品种优势;虽然也存在分支机构和人员少,经营服务范围较狭窄,业务产品不够丰富等不足,但是,只要能够做到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就能在支持农村改革发展上大有作为。
进出口银行已经明确了支持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以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合作为主线,以外向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载体,以业务创新为手段,按照“突出重点、以点带面、风险可控、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大力支持农村改革和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构建与外向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平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进出口银行将以连接农户和国际市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要载体,构建支持外向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平台。进出口银行的各分行正在自己的服务区域内选择1—2家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进行试点,作为支持农村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发挥以点带面的效应,带动农民致富、农村发展,建立和完善支持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2.构建与农副产品国际化市场合作平台,大力支持农村流通领域的发展
进出口银行将通过与政府部门或企业合作,支持有特色的国际化农(畜、副)产品交易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对商品生产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引领农民发展有组织、有销路的专业化生产,引领拥有自主品牌和创新技术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出口农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同时,市场的建设也可以增强龙头企业对我国市场份额占比较大的产品价格和标准的国际市场话语权,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维护国家的整体经济利益和农民利益。
3.构建与县(市)政府及部门的合作平台,支持外向型县域经济发展
进出口银行将把外向型经济占主导地位或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县域纳入我行支持服务领域。总行和有关分行正在选择一两个外向型经济较发达的县域经济进行金融支持试点,通过与政府部门和企业合作搭建县域经济服务平台,对其出口企业、园区、市场建设、农副产品出口、种植养殖基地和资源技术装备进口,以及有利于提高其经济外向度的整合村镇规划基础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进行综合支持。
4.继续完善国际经济合作平台,进一步支持农业、渔业“走出去”和“引进来”
进出口银行作为支持企业“走出去”的融资主渠道,将进一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提供各类贷款、开展“一揽子合作”等方式,积极扶持我国农业企业特别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利用国外丰富的土地资源、优越的水利、气候条件开展农业项目;积极扶持远洋渔业企业扩大远洋捕捞和加工能力项目;全力支持由双边政府主导的中外农业合作示范园区建设等项目。同时,继续将外国政府贷款转贷资金向“三农”领域倾斜,充分利用转贷资金金额大、期限长、利率低的优势,积极支持农林、农副产品加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生态环境、社会保障等项目投入,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5.构建与农村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平台,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
进出口银行将通过进一步研究发挥融资担保业务的功能和优势,采取与服务农村的金融机构开展资金合作等措施,开展进出口小企业统借统还贷款业务和商业银行转贷款业务。继续搞好在甘肃的村镇银行建设的试点,加快参与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的进程。探索搭建服务“三农”的融资平台,促进多元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形成,为广大农村进出口中小企业和服务于进出口贸易和外向型经济的生产经营提供更直接有效的金融服务。
6.以强化业务创新为保证,不断拓宽我行服务支持“三农”的业务范围
除了充分利用现有信贷品种加大对农村改革发展的支持力度外,进出口银行将根据农业、农村、农民在改革发展中的新需求,探索开发农副产品出口基地贷款,探索开发外派劳务人员培训基地贷款,探索开发城乡统筹建设方面的贷款。总之,进出口银行将进一步围绕涉外“三农”的范围,大力创新业务品种,大力创新服务手段,支持农村改革和发展。
7.以强化风险防范为保证,努力实现涉农信贷业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为保障涉农业务的可持续发展,进出口银行将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农业贷款风险防范机制,对于商业性业务积极探讨与地方政府共同建立农业风险补偿机制,探索分散和防范农业行业风险等的措施;在加大金融对农村改革发展支持力度的同时,切实加强风险管理工作,有效控制信贷风险,保证贷款质量,实现涉农业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8.以强化组织推动为保证,积极、稳妥、有序地开展支持“三农”的各项工作
进出口银行为推动支农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已成立“中国进出口银行加大对农村改革发展支持力度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目前总行已下发了《关于加大对农村改革发展支持力度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工作的明确要求和部署。同时,进出口银行将积极发挥其职能和作用,利用其特色和优势,积极、稳妥、有序地开展相关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大支持农村改革发展的力度,努力为农村改革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经济日报2009年03月04日作者: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李郡